圓形構圖是一種特殊的、帶有適應性的邊框,在視覺藝術中廣泛採用,其構圖形式是產生特定藝術效果的先決條件。構圖是在邊框限定的畫面中根據設計師的表達意圖來組織視覺語言、構建畫面,形成一個人為的視覺空間。那麼如何能更好的利用圓形構圖呢?
圓形構圖的特徵
①邊線。圓形的邊線無首無尾,形狀亦無方向性,張力均勻。因此給人以滾動、飽滿、完整、柔和、團攏的視感。圓形產生於旋轉運動,視覺依照簡化原則對圓形形狀優先把握。一個以中心為對稱的圓形,絕不會突出任何一個方向,可說是一種最簡單的視覺式樣,它的完美性往往特別引人注意。
②圓心。如果我們看到一個圓圈,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尋找圓心的強烈願望。如果圓圈中有兩個點的時候,靠近圓心的那個點更突出,畫面的幾何中心位於圓心上,它是影響知覺力場地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
③軸線。軸線構圖,就是將主體物以中軸線為準來佈置構圖的在圓形構圖中,如果出現一個集中視線的趣味點,那麼整個畫面將以這個點為軸線,產生一種強烈的向心力。
圓形構圖的適合性
圓形構圖具備適合性,從功能上講,圓形構圖規定了構成作品的視覺對象與範圍,同時它也將作品從其環境中分離出來,而成為一個突出的中心。
邊緣適合
多數圓形的內部邊緣也會出現圓形或類似圓形,在適合條件下常用適當變化來獲得特殊效果,呈現多種多樣的視覺感受。
①同心圓。同心圓如同以石投湖水,形成圈圈漣漪。同心圓有擴張的視覺引導作用。其中心點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②破綻圓。完整圓形的圓周上沒一點的視覺引力都是均衡的,而當圓周的某一處出現突起或破損的時候,視覺引力便迅速集中在綻口上,形成新的視覺中心。如同一個圓盤的缺口,破損之處自然成為焦點。
③螺旋形。螺旋形是激烈的向心旋轉的運動狀態,它給人以強烈的旋轉感和動盪感。
內結構適合
骨架是畫面整體結構的基本形狀。多數情況下“骨架”是由若干個實體形像或抽象形式的排列組合而成的,它是一些具有整體價值的幾何結構。骨架樣式具有的共同規律,是由若干個線條的組合與搭配而成,這些基本線條,就是形成構圖特性的元素。畫面結構中具體形象的組合與個體形像在畫面中的分佈與區域化的組織關係共同構成了“骨架”的內涵。
常見把骨架形式整理成S、X、L、V、Z、T等基本樣式,在基礎圖案中也廣泛採用周邊、平行、對稱等幾何結構來作為進一步深化造型、著色的骨架。
圓形構圖類型
1、中心式構圖。確定畫面主要形象之後,以此為畫面主體,配襯次要形象。賓主關係明確,常常主要人物居中,且舒展,而周圍則收縮擁擠,有眾星捧月之感。
2、對稱式構圖。對稱雙方互有呼應變化,有極強的裝飾意味。
3、閣樓式構圖。把畫面上下自然分成兩部分或三部分作為構圖的骨架,以表現同一時間不同環境的事件或進行中的場景。
4、散點式構圖。不讓畫面有大面積的空白,見縫插針,添枝加葉。高低錯落有致,容滿整個畫面。
5、情節式構圖。畫面的各部分之間表現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具有連續性。
6、全景式構圖。有如鳥瞰圖,把很大場面的景緻人物、遠山、近水、樓台亭閣,都盡收眼底。
7、隊列式構圖。為了說明物與環境的關係,把一切都安排在一條水平線上,象排隊一樣。
8、表現了最原始的組織秩序,整齊一致;或是對線條移動的運動感覺經驗。
9、排列式構圖。把相關的東西按一定的空間位置組織好,這可以說是把物體根據屬性分類劃分,又互相聯繫起來。
通常圓形畫面的主軸不明確,或有多條軸線,在視覺上就產生了多個方向的感受。旋轉畫面到不同角度,圖形的組織結構不變但軸線產生了運動,蘊育了多種方向的“勢”,動態感強烈。有些作品追求莊重穩定的效果,採用了中心對稱式構圖,強調了靜態感,有成熟穩重的感覺。
通常靠近圓心的圖像更傾向於成為視覺中心。從知覺構造的角度講,當視線與畫面相遇時,總是先沿著邊緣滑動,繼而尋求畫面中心。畫面的幾何中心位於圓心上,畫面的視覺中心與幾何中心並不是一種重疊關係,事實上二者往往是分離的,恰是這種分離導致了視覺張力的產生。
在圓形畫面中,它的上下左右會給人不同的心理反應:
①上半部分給人以飄逸昇騰的感覺。
②下半部分則呈現為壓抑、穩定與束縛。
③左側自由流動且輕鬆。
④右側密集、沉重、穩定。
圓形構圖具有行動、豐滿、柔和的性格,邊線無首無尾,形狀也無方向性,張力均勻,給人以滾動、飽滿、完整、柔和、圍攏的視感,它們在各藝術類型中的表現均有類似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