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誌是一種視覺語言、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它的目的就是能夠迅速準確的傳達信息,為企業建立視覺形象。若想標誌能夠吸引大眾的眼球,那麼標誌的設計就必須可辨性高、信息完整、視覺衝擊力強,並能夠引發消費者的聯想。
格式塔心理學的原理就是知覺的組織,組織的過程就是將一些元素統一在一起,而我們能夠感知到完整的單位,這不單單是組織過程的結果,元素之間發生著某些相互聯繫,由此而產生完形整體。
格式塔原理告訴我們視覺形象首先是作為統一的整體被認知的,而後才以部分的形式被認知,也就是說,我們先看見整體,然後才看見組成整體的各個部分,即是一個不斷組織、簡化、統一的過程,正是通過這一過程,才能產生出易於理解、協調的整體。
要想設計出優秀的標誌就應該從視覺心理學的角度,對圖形元素加以組織,創作出傳情達意的標誌作品。
背景分化
這個是格式塔原理中最基本的一條,即每一知覺都構成一圖形突出在一背景上。圖形和背景的分化取決於圖形和背景兩部分面積的大小、形狀或位置,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面積大的、穩定的容易成為底,而較小的、更趨閉合的單純圖形容易被看作圖形。
但一般的情況下,背景和圖形又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特別是在標誌的圖形中背景和圖形相互轉化,語義雙關,而且能夠達到一種奇異的視覺效果。
圖底轉換
圖就是圖形,底是指背景,在很多情況下圖和底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和人的視覺焦點的變化而圖底相互轉換,標誌更加簡約並能夠增加標誌的趣味性,圖和底都能夠成獨立的知覺整體,兩者俱有同樣的視覺刺激和信息含量,隨著人的視覺而相互轉化相互隱匿,使得標誌以最小的空間傳遞出更加豐富的信息。
共生
共生是藉用生物學中的概念,表示圖形之間相互借用,是一種共生的關係。共生的設計原則適合了視覺的特徵,利用視覺的可調節性,使事物間相互補充,顯示出圖形的藝術魅力和視覺上的滿足。
視覺心理研究證明,當人們的視覺注視在某個事物時,從視覺心理上就會削弱周圍事物的感知和注意,而當變換視覺中心時,新的視覺形象又會變成視覺中心,共生的圖形就是利用這種視覺特點,表現出一種矇矓的視覺意象。
在標誌設計中利用共生的設計原則,可以標誌更加生動。更加互為一體,視覺整體統一。
完整與閉合
當視覺分化但外輪廓線不明晰時,在某些條件下知覺有著使輪廓線彌合而形成完整的圖形知覺的趨勢,這是一種將空間上有間隙的圖形組合的更加緊密或單個圖形單元更加完整的傾向,是完形心理學的核心概念,這種完整傾向說明,知覺者心理有著一種推論的傾向,即可以把不連貫有缺口的圖形盡可能在心理上使之趨合,那就是閉合傾向。
利用這種閉合傾向設計標誌,就更能和觀者互動,引起人的好奇心,利用視覺心理自己去把標誌圖形補完整,這樣就能夠避免標誌的單調,使觀者不知不覺中記下了標誌圖形。
閉鎖
閉鎖是指人的視覺能夠補充不完整的視覺畫面上的間隙的知覺傾向。乍看的時候是一個不完整的或者是散亂的毫無關聯的元素集合,突然又成為一個完整的視覺形態,或者是一個可以辨認的形態。
閉鎖是一種干擾,它和人們常有的視覺完形的習慣不同,它往往把某些細節或局部進行虛化或省略,呈現出視覺的不確定性和模糊性,使視覺感知和識讀在人的意念上產生互換,大大豐富了人的想像空間,使得標誌更加具有回味的餘地和想像的空間。
解構
在現代的標誌設計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標誌要能夠和其它的標誌區分開來,也就是說要能夠給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設計時就可以打破常規,根據人的這種“完形”心理進行反設計,將某些完整的圖形進行分割,或者將分割的獨立元素進行重新組合,來創造出更為新穎的標誌,這就是圖形的解構。
圖形設計在解構時,強調元素的綜合協調,並可以應用各種構圖法則和形式美學,創作出各種不同的圖形,例如:分解同一元素構造時,可以形成節奏和韻律;對不同的設計元素進行解構,可以形成一種跳躍感;而對圖形的不同元素進行自由組合時,則形成裝飾性圖形。在標誌圖形中合理的運用解構的手法同樣可以設計出與眾不同的圖形。
格式塔心理學中就是關於圖形知覺的完形原理,運用在標誌的設計中,標誌應盡可能緊湊、簡潔、完整,並把信息完整的傳達給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