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前必須要注意的事項
做好印前工作的規劃能為自己的印刷品節省一大筆錢。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懂的行家都知道。那麼,怎麼樣快速有效的掌握這門技巧呢?我們先來認識一下:
印刷工藝中的重要性
通過前期的設計、打樣、定稿等等一系列工序後才能製作出一個較為完整的印品。而這其中印前製作是整個印刷流程的開始,是決定印刷質量的重要因素。那麼現在就說說:
印前文件製作注意哪些問題
1.顏色選擇
不同的顏色模式印刷效果大不相同,比如當色彩模式為RGB時,如文檔要做單黑印刷,在客戶確認後,可將文檔轉為灰階;如文檔為4色印刷,需通知客戶重新提供文檔,或授權印前製作人員轉換顏色空間,確保文件符合印刷所要求的色彩空間(CMYK、GRAY)。
2. 陷印 (補漏白or擴縮)
經常聽到朋友抱怨說自己的印品根本就沒有印好,兩種顏色之間出現了很大一條白線在印刷行業裡我們管這種現象叫漏白,為了填補漏白而做的再加工就叫陷印。把控陷印的量並非難事,首先要看印刷系統的套印精度是多少,當然一些老手也可以利用設計軟件熟練地手動調整。實際操作時,根據文檔具體情況,選擇相應的方法做陷印。通過將專粉色色添加描邊,選擇屬性為疊印。
3. 出血
這裡說的出血和我們日常中所接觸到的出血完全是兩個釋義,印刷品的出血設計十分靈活,若彩盒尺寸小於25in×38in,或卡盒,則出血位為3mm;若大於25in×38in的坑盒,出血位為5mm;若為大全開的則可以做到10mm出血位。
4. 咬口位設置
一般咬口尺寸為10mm~12mm,在拼版過程中,進行紙張大小與頁面位置計算時,必須要考慮咬口尺寸,設置頁面尺寸時加出咬口寬度。
5. 專色的設置
專色印刷使用專色油墨進行印刷。在使用專色時應注意專色與名稱相統一,專色加網角度,專色與4色印刷的轉換。
了解印前文件製作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後,對於如何避免印刷出現問題就會有利很多。作為印前製作人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實施,做到節約印刷成本。
節約成本要做到哪些
1. 熟悉常用紙張規格和開數,以最大的拼版面積進行排版
2. 熟悉印後工藝
3. 印刷數量
4. 輸出後檢查
通過打印輸出的藍紙版面進行以下檢查,避免後續增加不必要的生產成本。
檢查包括
是否有頁面走位、印刷不全或污損的情況,是否有內容位於裁切外或裁切上,文字內容是否齊全,有無缺字、掉字、文字走位、字體不同;開紙尺寸是否和工單相符,出血位是否足夠
看了這麼多,不知道大家是否覺得這錢雖然省了,但耗費的時間也多了起來,覺得不可取。但是想要做出優質省錢的印刷品和花費的時間是要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