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髒版、背印呢?
膠印版面帶髒是印刷常見的故障之一,一般來講,膠印版面帶髒可劃分為浮髒、油髒、糊版、墨槓條紋等,每一種帶髒現像都可能拖慢印刷的速度,甚至拖垮印品的質量。雖然膠印版面帶髒時常搞得操作人員手忙腳亂、措手不及,但是膠印版面帶髒問題還是有跡可循的。
下面我們就從浮髒、油髒、糊版三種帶髒現像說起,在生產過程中根據版面帶髒的跡像對三種帶髒現象加以預防,並找准造成每一種帶髒現象的原因加以分析,那麼,搞定版面帶髒問題也就是分分鐘的事兒!
浮髒
浮髒是指一種範圍比較大而密度比較低的非圖文部分起髒的現象,與油髒不同的是,其髒污部位無感脂基礎,不是由印版造成的,而主要是由油墨乳化所致。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跡象加以判斷:
1、髒污部位容易擦去;
2、因親水鹽層未被破壞,髒污部位會經常變動;
3、產生的浮臟或墨渣落入潤版液中,出現凝絮狀油墨顆粒(油包水型油墨乳化造成);
4、潤版液中有顏料的沉澱或凝絮,印件滿版有色影(水包油型油墨乳化造成),即出現油墨"化水"現象。
產生的原因:
1、潤版液和紙張的pH值不合適,印刷時水大墨大使油墨發生乳化,此時多半是油包水型油墨乳化的情況;
2、版面水量過大,油墨連結料質量差,造成水包油型油墨乳化,油墨過軟;
3、顏料的耐水、耐酸性差,與連結料的親和力差;
4、油墨中的顏料溶解在潤版液中,油墨呈絮狀分散在潤版液中,造成大面積浮臟,也可能由印刷壓力不合適、水輥和墨輥裝配不當、靠版輥硬度不足造成。
油髒
油髒是指印版不應感脂的空白部分感脂,使油墨附著其上,形成版面帶髒。
引起印版空白部分感脂的主要原因:
1、空白部分水量不足或潤版液酸性較弱;
2、由於機器操作、紙張等原因使印版空白部分的親水鹽層不穩定,甚至磨損,造成保水性下降;
3、油墨中的脂肪酸溶在潤版液中,使印版的空白部分感脂。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跡象加以判斷:
1、髒污部位不容易擦去;
2、髒污部位比較固定;
3、可用加水、擦藥水及樹脂的方法排除,但砂眼磨損嚴重的油臟則無法根除。
油臟產生的原因:
1、印版、橡皮滾筒的壓力過大或包襯過厚,造成摩擦力增大或滑移摩擦,加快印版的磨損。通過仔細觀察,我們發現印版叼口部位最容易因砂眼被磨平而失去儲水能力起油臟;
2、橡皮布因使用時間過長而老化、發硬,失去應有的彈性,壓縮變形減小,導致印刷壓力不足。若不及時更換,只在襯墊內加一些紙的話,雖然可以增大壓力,但摩擦力也會相應增大,因此在轉印過程中,印版表面的儲水層就會因長時間的使用而被破壞,引起印版大面積油臟;
3、針對橡皮布易老化、硬化的現象,我們通常是先對老化及破損的部位進行擦拭,再用聚丙烯膠帶進行黏結,因聚丙烯膠帶價廉物美,這個方法很受歡迎;
4、裝版也很關鍵,若裝版時未拉緊,易造成印版與滾筒不貼實,未貼實的部位就會與橡皮滾筒摩擦,與水輥接觸太緊,不但產生的摩擦力過大,而且還會將水分擠壓掉,所以常因供水不足造成版面起油臟。
5、著墨輥的原因:若著墨輥調得過重,當印版滾筒轉到叼口部位時就會產生跳動;在印版叼口處起油臟:著墨輥轉動時不同心,也會造成局部靠版過重,磨損印版而起油臟;
6、油墨的感脂性和助劑用量不當,造成油性過強;
7、擦拭膠時,濕布的含水量過大,擦拭後產生"露底"現象,而起油臟;
8、紙張的pH值過高,大大降低了潤版液的酸性,水輥過臟,水輥裝配不合適,造成供水不足而起油臟。
糊版
糊版是指印刷圖文部分的線條與線條、網點與網點之間,以及高光處不應有墨色的地方帶臟,但其有時是屬於油臟範疇,有時是屬於浮臟範疇。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跡象加以判斷:
1、印跡層次不清,多發生在線條較密(50:6以上的網點)的部位;
2、如果是油臟,帶臟位置較固定且墨色深,能早發現就早排除;
3、如果是浮臟,帶臟位置會變動,墨色淡,易排除。
產生的原因:
1、燥油用量過大、過多,會改變油墨適性,印刷時使圖文部分的墨層鋪展;
2、墨層過厚。水分過小或油墨太稀而流動性大;
3、油墨乳化嚴重;
4、壓力過大,圖文部分的墨層鋪展或包襯不合適;
5、輥子部分變形,水輥與版面的接觸不良而引起供水不足或不勻;
6、墨輥表面老化,特別是後兩根著墨輥的吸附性能差,不能將版面的浮墨、臟墨帶走;
7、停機時版面乾涸氧化甚至起紙毛,留在墨輥上產生堆墨而糊版。